新華網銀川4月19日電 傳承紅色基因,好人文化滲透到這座城市的點點滴滴;文化滋養群眾,多類活動載體讓這座城市移風易俗,煥然一新;整治“臟亂差”、建設“潔齊美”,環境整治提高了這座城市的宜居程度……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自2021年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以來,鹽池縣委、政府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作為全縣“三項重點”工作之一,累計投入3.7億元,加大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公益廣告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及創城辦日常運行等,同時把建成區劃分為10個網格,由10名縣處級領導包抓、119個機關單位包干網格落實。
“去年政府不僅把我們住的居民樓墻壁粉刷了,還重新劃了停車位,安了充電樁,解決了小區停車難和充電難問題,大家伙看在眼里、樂在心里?!闭f起小區的變化,家住利民社區的馮芳感觸頗深。
利民社區是鹽池縣“民生微實事”工程改造項目之一,2022年,鹽池縣創新“社區+居民+包抓單位+企業”四聯共建模式,投入590萬元開展“民生微實事”工程改造項目,解決群眾“微心愿”清單1800余件。同時,鹽池全縣上下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十百千”示范創建,“一園一特、一街一色”推進城市綠化,建成鄉村振興示范村47個、美麗宜居村莊108個,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此外,鹽池縣各級各部門創新舉措,開展文明主題實踐活動2000余場次,培育各級文明村鎮、單位等280個,累計評選各級各類道德模范200余名,申報建成全國及全區、吳忠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9家,120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基地實行評星定級。
“您好,請佩戴安全頭盔?!薄胺菣C動車不能駛入機動車道,請您配合?!痹诿刻燔嚵魅肆髅芗叻迤跁r,鹽池縣“一盔一帶”交通安全整治行動隨之展開?!艾F在騎電動車戴頭盔,電動車、行人按道行駛,機動車禮讓行人等意識深入人心,交通秩序越來越好,主要得益于交警部門的交通整治?!被▓@社區居民李明成說。
群眾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務就開展到哪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兩年以來,4.3萬余名志愿者、376個志愿服務團體活動在創城一線,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770場次,總服務時長達到325萬小時,注冊占比率突破27.7%。這一組組數據代表了鹽池縣全民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決心。
如今,走在鹽池縣街頭、廣場、公園、學校,隨處都會和精致的文明景觀元素不期而遇,崇德向善、助人為樂、孝老愛親的正能量,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養分,滋養著城市的氣質。
“從小區到單位,從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每個參與創城的人都下足‘繡花’功夫,力求創城細而又細、精益求精,形成‘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抓創建氛圍,實現文明共建共享、創建為民惠民?!丙}池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鄭慧玲說。(完)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