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主體活力激發 一批鮮活成果和創新做法獲推廣
營商環境評價,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助推器”。4月24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獲悉,經第三方機構對全區5個地級市、寧東能源化工基地、22個縣(市、區)、6個試評價園區和37個區直單位進行綜合評價,結果顯示,2022年度自治區營商環境建設整體形勢持續向好,市場環境更加規范有序,法治環境更加公正透明,政務環境更加高效便捷,要素環境更加優質健全。
近年來,自治區大力實施營商環境提質升級行動,進一步創新營商環境體制機制,持續規范市場環境。寧夏自2018年以來,持續組織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以評促改,以評促優,推動全區營商環境顯著改善。
“2022年度全區營商環境評價工作著重在評價體系、評價方法、評價應用方式三方面進行了創新?!睂幭幕刈遄灾螀^發展改革委營商環境中心負責人介紹,營商環境評價是以第三方視角對全區各地及各營商環境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一次全面“體檢”。本次評價共采集數據241130條,采用指標評、部門評、企業評相結合的方式,對參評對象進行綜合評價打分。
2022年以來,寧夏大刀闊斧地推進涉企審批減環節、減時限、減材料、減費用。建成了貫通自治區、市、縣、鄉、村一體化運行的政務服務綜合平臺,完成了與全國一體化平臺的深度融合,累計打通融合國家部委垂管系統15個、地級市自建系統27個、區直部門自建系統52個,為全區70多個政務信息系統提供統一身份認證服務,基本實現了上“一張網”辦一攬子事?!拔业膶幭摹闭誂pp可辦事項達到1500多項,可查事項達到3500多項。推動實現273項事項“零材料”辦理、120項事項“一證(照)通辦”,全區301項“跨省通辦”和448項“區內通辦”高頻事項全部上線。全面清理市場準入隱性壁壘,建立了破除隱性準入壁壘的“督查+臺賬”式工作機制,2022年全區經營主體總數達到75.81萬戶。
“馬麗工作室”“塞上楓橋”等營商環境服務品牌日益彰顯,一批經營主體認可、人民群眾滿意的鮮活成果和創新做法,被面向全區乃至全國進行復制推廣。
“下一步,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將面對面開展各市、縣(區)、園區報告解讀,構建‘評價—輔導—反饋—整改—再評價’以評促改閉環,幫助各地各部門準確把握新階段帶來的新機遇,持續打造營商環境新優勢,助力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痹撠撠熑吮硎?。(記者 楊曉秋)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