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4月21日電(記者 馬麗娟)在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寧夏回族自治區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門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2018-202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這是首次以白皮書形式系統介紹寧夏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據了解,五年來,寧夏全區法院受理各類知識產權糾紛3398件,結案3316件,結案率為97.6%;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涉侵犯知識產權案件43人,起訴76人;公安機關立案偵辦侵犯知識產權領域刑事案件7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2名,涉案總價值4000余萬元;辦理各類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政案件1084件,查辦版權侵權盜版案件33件,黨政機關和重點國有企業正版化率達到100%。
寧夏優化整合知識產權服務窗口,專利商標業務實現“一窗通辦”。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創新推動“政銀企”金融服務模式,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額21億元。深入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加強高價值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實施寧夏枸杞產業、“東數西算”樞紐建設等知識產權專利導航項目23個,累計獲得金獎、銀獎等中國專利獎35項。累計培育各級知識產權示范、優勢、試點企業200家,商標品牌指導站10個,地理標志運營試點20家。截至2022年底,全區有效發明專利5195件,同比增長20.5%;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96件,同比增長24.8%。知識產權創造實現“量質齊升”。
此外,寧夏加大跨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與黃河流域九省區簽署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與西部十二省區簽署地理標志保護合作協議。高標準舉辦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深入推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互認名單建設,“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寧夏大米”“寧夏枸杞”被列入中歐地理標志互保名錄。(完)
責任編輯:張潔龍